2005年1月份國際市場商品價格變動簡析
2005年1月份國際市場商品價格升降不一。價格變動最為敏感的初級產品價格迭有起伏,價格的總體水平繼上月上升后仍略有挺升。據英國《經濟學家》周刊每周編發(fā)的,綜合反映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轉變的“世界商品價格指數(shù)”(不含石油),如按美元計算,繼上月上升1.5%后,2005年1月份平均較上月再升0.8%同期,按英鎊計算的路透社世界大宗商品價格指數(shù),繼上月上升0.7%后,2005年1月也升1.7%。 各類重要初級產品價格各有不同轉變。質料類商品價格續(xù)升0.8%(按美元計算,下同)其中尤以農產品質料類商品價格升幅為大,全月平均較上月上升2.7%,但有色金屬類商品價格回降0.4%;食品飲料類商品價格則仍升0.6%。如分別就各重要商品而言,則以原油價格上漲尤烈,2005年1月份平均較上月升達12.1%,其次,木材、棉花、鋅、鎳價格升逾5%,糖、大米、小麥、花生油和亞麻油等價格也分別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除初級產品外,2005年1月份一些重要工業(yè)制制品如甲苯、苯和汽油等價格也各有上升,其中甲苯價更升達16.5%。 2005年1月份國際市場很多商品價格續(xù)呈上行或出現(xiàn)回升,緣故原由是多方面的歸結起來,重要有以下幾端: 首先,一些產品的產量削減或供給趨緊。如因為歐佩克國家從2005年1月1日起執(zhí)行削減原油日產量100萬桶,加之因天氣不良,近期北海和美國海灣地區(qū)產油受損,美國商業(yè)原油庫存降落,伊拉克大選前賡續(xù)升級的暴力事件也降低了該國原油的出口量,油價在上月下跌后出現(xiàn)反彈。紐約原油期貨價格一度并曾逼近每桶50美元,達每桶49.64美元的近兩個月來最高水平。邇來世界幾大重要生產國家甘蔗產量降落,如印度2005年度甘蔗收成預計將減14%,創(chuàng)10年來新低,泰國預計將減20%,巴西出口供給也將有限。因此,2005年國際蔗糖市場預計將出現(xiàn)約400萬噸供給不足。此種情況引起糖價近月來大幅上揚。倫敦市場每日糖價目前已升至兩年來的歷史新高。 其次,市場必要有所增加。據報道,在經濟強勁增加下,2004年1-11月美國建筑業(yè)市場發(fā)包額高達1.01萬億美元,12月建筑付出又再會增加,導致對木材需求增加,價格近月來更持續(xù)大幅趨升。近期美國東北部氣溫降落和國際能源機構對往后全球原油必要預期的上漲,加劇了原油價格的反彈。鋅、大米和棉花等市場需求也有顯明增加。 第三,市場謀利性買盤活躍。因為糖產量削減,市場預計印度和巴基斯坦等一些國家將在市場大量購糖,引起謀利者的大量炒作。原油和一些有色金屬如鋅、鉑等,也有大量謀利性的買盤踴現(xiàn)。 2005年1月份也有不少商品價格仍有下跌或出現(xiàn)轉跌。如與上月比較,錫、棕櫚油和可可等價格各跌逾5%,大豆、豆油、葵花籽油、咖啡和自然橡膠等價格也各有程度不同的下跌。這些商品價格的下跌,重要是因為產量有所增加或供給充裕。如據預計,繼上年度增產5.8%后,2004/05年度世界棕櫚油的產量較上年度還將再增5.5%;因為產仍大于消,期末庫存較上年同期也將再增4.8%??煽梢蛑匾a國家科特迪瓦國的局勢有所緩和,供給趨于恢復,價格續(xù)有回跌。出于美元匯率在進入2005年后漸漸回升,加之謀利商的大幅拋售,錫價也見顯明下跌。 作者:郭培興 研究員 商務部 研究院 ?。ㄐ畔碓矗嘿Q研院子站)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yè)協(xié)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